“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从小生在农村,长在农村,我的一切都在农村,我的这一生只想做一名扎根农村的新农人,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柿饼产业,让我们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,让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、繁荣。”
乔彬彬,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,在3月21日“乡村振兴千人计划”启动会上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:移动互联背景下的农业经营实践——新农人与富平柿饼。
第一个六年
2006——2012
我要回农村
2006年,乔彬彬从大学毕业后进入世界建材巨头海螺集团工作。
2007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乔彬彬接触到了电子商务,并在这新时代互联网上成交了第一笔富平柿饼的网络订单。“现在想起来也非常激动,这是我从事电商行业的第一开始。”自此,电子商务深深将乔彬彬吸引,他开始先后到石狮、厦门和杭州等各地四处求学,积累经验。
2008年,乔彬彬回到家乡,发现富平柿饼滞销严重,村民们个个愁眉苦脸。看着堆积成山卖不出去的柿饼,乔彬彬当时心里特别难受。为什么这么好的柿饼就打不开国内的市场?本来收入就低的农民,想借着传统的手艺挣点钱,怎么就这么难呢?我要回家创业!一股热血抑制不住地涌上乔彬彬心头。“我要帮助老百姓卖柿饼,增加点收入。
” 2012年,乔彬彬毅然辞去工作,带着130万元全部身家回到富平。
第二个六年
2012-2018
要做柿饼届头头
不断摸索加工技术,并灵活实践电子商务经验来扩展局限的销售渠道,乔彬彬终于将富平柿饼在全国市场上打出了一些名气,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。从2012年卖出去5吨,到2013年10吨,2014年30吨,2015年60吨,2016年108吨,到去年卖出去300多吨,农户柿饼滞销问题被有效解决。
成倍增长的柿饼销售需求,带动了当地就业,为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,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。同时,在乔彬彬领头带动和帮助下,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柿子晾晒棚,免费提供技术指导,优先高价收购贫困户的柿饼等工作陆续开展,为中国乡村脱贫攻坚做出一份努力。在2017年,一共有20多户贫困户顺利脱贫,每户增加收入2万元。
从最初的130万启动资金开始,到今天固定投资350万,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600万左右;从最初的家庭式作坊1人制作,到现在的1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工厂,用工2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。在乔彬彬的影响下,富平县10多名青年纷纷加入创业队伍,成为新农人,共同打造富平柿饼品牌。
目前,全县有13万亩柿子,年产鲜柿5万吨,柿饼总产值已达到6.5亿,有2100多户贫困户依托柿子产业实现了脱贫。富平柿饼已经发展成为富平县的支柱产业和地理标志产品,富平也因此被授予中国柿子之乡。
感谢遇见
2017年,富平柿饼产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离不开云集的支持。2017年8月,云集“百县千品项目”组主动找到乔彬彬,希望能与之有深度合作。 2017年12月14号,按照新标准打造的首批富平柿饼正式在云集上线,仅3天时间,就售出柿饼7.9万斤,销售额302万元,短短一个月就销售70799单,销售额近800万元,占公司线上销量的50%。
在云集的知遇之恩下,乔彬彬投入百倍的努力,完善好每一个生产环节。接下来,云集和乔彬彬的富平柿饼会继续强强联合,把富平的柿饼产业做大做强,帮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。目标在2018年,销售柿饼600吨,销售额力争5千万元,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260个就业岗位,帮助农民每户增收4万元。
新农人,新力量。
兴一方产业,富一方百姓。
未来,富平县父老乡亲们生活更加幸福美好,乡村建设更加美丽繁荣。